91.91.重振旗鼓

文 / 朱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网 &lt;a href=&quot;<a href="http://www..com&quot;" target="_blank">http://www..com&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www..com&lt;/a&gt;)[第1章第一卷]

    第91节91.重振旗鼓

    【91. 重振旗鼓】

    一昼过去新的一夜就会到来。来/书/书/网 www.laī.cōm

    一夜过去新的一昼就会来临。

    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而且每个白昼的到来都充满着壮丽,庄严气氛。会让人觉得一到白昼人就会胆子也大了不少,什么都处在欢欣雀跃之中。

    今天是个风和日丽的早晨。

    卢兴邦子早早地起床站在作仗指挥部门口,看着远处飞来一群群鸟儿,口里在叫唤不止,象是在讲述着昨晚激烈而残绝人环的战斗。山上的太阳光辉已可以见到,但太阳还没有升起来,这时四处仍然处在雾霭的包缠之中,庄稼,树林,田地,村庄还很难分辩清楚,他看着这种美好清晨,在心里就想到。

    “今天是个好天气。”

    “今天该不会有仗打了吧?”

    “不会。”

    “刘和鼎已经退回夫州去了。”

    “该把自己人埋了也退回南坪去,不要待在这里。”

    “那么多人怎么埋?”

    “把尸体堆在一个山沟里,一起埋。”

    “不分敌我。”

    “对。”

    “都是人,不必分敌我。”

    卢兴邦子想到这时就命令剩下的人都去掩埋尸体。之后又想到卢兴荣子在这次真枪实弹地干中也确实起到了关健的作用,因此在心中又大肆赞赏起来。

    卢兴荣子和刘有二圻是卢兴邦子手下现在剩下不多的人之一,还有已在他身边的吉树首栋和朱仲次奄,连他自己一起总计只剩下五个有用之才。

    两个地方军的旅消灭掉两个中央军的旅,这种成绩是挺可观的,所以,卢兴邦子心里一点也不感到痛苦,就连忙把留在大桥,罗桥的两个连队抽调回来,就一起登程返回南坪。

    这次,中央军第五士六师和地方军第十四师的激战整整经历了七昼夜,双方的伤亡基本相等而告结束。

    卢兴邦子,芦兴荣子,朱仲次奄,吉树首栋,刘有二圻在两个连兵力护卫着回到南坪,随后就立即把在各地招兵买马的人数清点一下,火速送到南坪来集训,准备重新成立一个象样的师。

    过不多久,在各地招兵买马的人汇汇集在一起很快就有一个师的兵力,还有不少人也想参加这支队伍,可卢兴邦子就再也不收了。人太多怕军响供应不上。

    这次在南坪集训的总指挥是卢兴荣子,副总指挥是朱仲次奄,教务长吉树首栋,副教务长刘有二圻,而原来剩下的那些老官兵全当上大小不同的官,最小的是班长,最大的提升为旅长。

    师部里也进行调整,师长卢兴邦子,副师长卢兴荣子,参谋长兼秘书长朱仲次奄,总教官吉树首栋,副总教官刘有二圻,一旅长陈五茂高,二旅长包七振国,团营连排班长由老官兵当任。

    部队要进行休整,使战斗力尽快加强起来,军事技术更快地进步起来。

    这时,卢兴邦子又以以营为单位把部队分散到各个县去,基本上是以一个县为一个营,只要有卢兴邦子部队驻扎的地方就是卢兴邦子管辖的地盘,那里就要听卢兴邦子的指挥管辖,并且把税和租交给卢兴邦子。

    卢兴邦子从白沙大战后,回到南坪就开始自制一种货币,名叫‘土钱’ ,土钱是用草纸做成的,这种土钱只要有卢兴邦子部队驻扎的地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购买各种用品,食品和日杂百货等任何东西。

    当时在卢兴邦子管辖区域里,除可通用中央票和自制的土钱外,其他的货币一律禁用。来/书/书/网 www.laī.cōm

    卢兴邦子又很快把各个区域扩大,几乎是把整个闽北,闽西一部分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下,卢兴邦子的人多,钱也多,地域也大,刘和鼎由于在白沙碰一下卢兴邦子也知道他不是好惹的,也就不敢轻易侵犯他管辖的地盘。卢兴邦子在这个时期里日子很好过,而且是过着太平日子,民心依附,整个闽北和闽西一部分地区人民也很拥护他的领导,都尊敬地称呼他为‘卢良’ 。

    这个‘卢良’ 的称呼在当时还是有一些来历的,卢兴邦子在当时执行的政策是,发展农业生产。尽量设法让农民富起来,从各个方面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农民在很短的时间里富裕起来,他的具体政策是谈不出什么条文的。卢兴邦子只不过是因为从小苦出身,又是农民,受尽被岐视的痛苦,挑过一百多斤的担子,砍过柴火卖,给有钱人家种过地,所以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一股厌恨社会,同情农民的心理,所以就产生他执政时对农民政策放宽,使农民在各个方面都能比较自由地发展生产,使每个人都有可能相对地过上好日子,卢兴邦子也经常对税收交的及时,地租交的充足的地区给予适当的表扬,给予鼓励。而有些地区拖延交税,交租的则予以合情合理的批评。农民在几千年来都遭受到最偏见的岐视,而在这时有人会理解他们就深深地受到感动。因此,在一次大旱年景,人人颗粒无收,实在是交不起税,交不上租时。卢兴邦子不但不强迫他们要交税,交租,而且还发了些衣服,粮食给农民。这事有史以来都少有过的,由于卢兴邦子做到了,农民都激动的热泪盈眶,瞒以为要等死的农民又如久旱获甘琳。大家都打心眼里高喊着。

    “得救了!”

    “我们得救了!”

    “卢兴邦子师长真是菩萨心肠——对我们穷人。”

    “卢师长真是军阀混战时期农民的忠良。”

    “是啊!我们就尊称他为‘卢良’ 吧!”

    ‘卢良’,这块用农民真诚的心做成的铜字匾用红绸结彩,由年长者抬着送到南坪卢兴邦子的师部。

    当时正在主管文武大权的朱仲次奄听到门外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就忙走出去问:“你们在师部门口敲锣打鼓为的是什么事?”

    有一长者走出人群答:“我们深受卢师长之大恩大德,免交税,免交租;这还不算,还发给农民衣服,粮食接济,这岂不是一件天下少有的事情吧?我们全体村民都尊卢师长为忠良,当代最大的忠良,所以就敬献一匾,作为谢恩,表表寸心啊!”

    朱仲次奄一听,说:“抬进来吧!”

    送匾的农民紧跟着朱仲次奄走进师部,到了会客室,朱仲次奄就招呼勤务兵很好地招待一下他们,就转身找卢兴邦子师长和卢兴荣子副师长去。

    卢师长听后就高兴地对卢兴荣子说:“我们做的事深得民心,看样子我们就有立足之地,不然我们就很难在此立脚扎根!”

    “是啊!我们一起去接见一下他们吧?”卢兴荣子建议着。

    “朱仲次奄你说呢?”卢兴邦子又问朱仲次奄。

    “依我看接见一下还是有好处的,你爱农民,农民尊敬你。如不去见岂不是失理?”朱仲次奄说。

    “好。好啊!见。我们一起去接见他们,十几年的戎马生涯,泥巴味都没的闻了,今天,我倒很想再去闻一闻泥巴味,这是有好处的,当官要想当的好,就要看老百姓拥护不拥护,百姓拥护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卢兴邦子高兴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会议室门口,接见了那些农民,并愉快地收下了匾。还送些钱给农民作为赏钱,还跟农民简明呃要地说些话,使农民心里总感到是一股乐兹兹的,满意的不得了。

    之后就把他们送出师部门外,又深情地同农民们告别。

    送匾的农民走后,卢兴邦子就问朱仲次奄:“祭亡灵的事筹备的怎么样了?”

    “报告师长,一切都正在积极地准备过程中。”

    “要抓紧点,尽快把这件事办好,还要慰劳部队,特别是还活着的人员,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全都抓到手里,到时对我们就有利的多。”卢兴邦子说。

    “是先慰劳部队还是先祭奠亡灵?”

    “同时进行。”

    “是!”

    朱仲次奄转身去催促抓紧办这两件事。

    几天后,朱仲次奄在广场的主席台上主持和整顿着队伍,当队伍井然有序地排列好后,他才把上主席台就坐的人员名单念了一下,被按排在主席台上就坐的是卢兴邦子,卢兴荣子,朱仲次奄,吉树首栋,刘有二圻,陈五茂高,包七振国,小头目,主要军事干部,还有些团级干部也上主席台就坐。

    尉劳部队开始时,凡是有参加白沙战斗的人,全都发给银洋五十块。并记三等功一次,没有参加白沙战斗的人,早在这个师服役的官兵每人发银洋十块。

    师长卢兴邦子指挥得当记特等功一次,奖银洋七百块。

    有特殊贡献的二旅长卢兴荣子记特等功一次,银洋三百块。

    朱仲次奄记一等功一次,银洋三百块。

    吉树首栋和刘有二圻各记一等功一次,银洋二百块。

    陈五茂高和包七振国各记二等功一次,银洋一百块。

    还有死亡的官兵们,每个军官寄银洋一百块,士兵银洋五十块到他们家里去,以此表示慰问。

    慰劳完后紧接着就进行第二项——祭亡灵。首先就是集体对亡灵的默哀,表示怀念他们。这个项目进行的就更加特殊。当朱仲次奄刚宣布完要祭亡灵时,只见卢兴邦子就带头把军帽从头上脱下,然后走到主席台的正中间,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匕首,右手拿着小匕首,把早己卷起袖子的左手举起,就在皮肤上划破一道口,让血从破口中滴几滴到早已装满酒的碗里,就把那碗带有鲜血的酒端起来自己先喝了一小口,然后就撒拨到主席台的地板上,他做完这项动作后,全场上下全都按照他做的动作把早已准备好的碗全倒满酒后,就从口袋里淘出小匕首,划破手上的皮肤,滴上几滴到酒碗中,然后自己先喝一口,再把酒泼到地上。

    卢兴邦子见全体官兵全做完了这个动作后,他又把右手高举过头,然后,叫大家把早已印好的悼词拿在手中,大家就乌乌呀呀地念了一阵子后。

    卢兴邦子才转过身来,面对着大家讲起话来,他说:“弟兄们,我自从起事那天起,就对弟兄们是亲如手脚,关系密切,几乎是达到了亲密无间的地步,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弟兄们为了我们共同利益都献出了宝贵生命,这是每个活着的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牺牲精神,在他们倒下后我们又很快地成立起新的队伍,而且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这支队伍军事枝术不但要赶上先辈,而且还要超过他们。把他们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传统接过来,传下去。我们必须化悲痛为力量,把我们这支队伍的威风杀出来,打出来。现在,刘和鼎也在积极地招兵买马,对我们怀有刻骨仇恨,他们亡我之心不死,大家都要提高警惕,刻苦练兵,掌握好各种有用的军事技术,将来在战斗中充分发挥作用,把一切敢于来侵犯我们地盘的敌人杀个片甲不留,战斗到底。

    今天,有功人员都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希望大家都向他们学习,积极学习军事技术,努力锻炼体质,把一切有用的东西全都练好,把一切没用的东西都排挤出去。在这段时间里,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刻苦训练,提高军事技术,把敢于来犯之敌全部歼灭在我们地盘之外。我的话说完了。”

    卢兴邦子走下讲台后,朱仲次奄走到台前说:“下面各部队带回。”

    部队很快就带出广场,这时,卢兴邦子就对朱仲次奄说:“我看要开个团长以上的会议,共同研究一下目前的军事训练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好!我回到师部就写命令。”朱仲次奄回答。

    大家都走下主席台,朝着师部走去。

    “师长,目前还是要做好防刘和鼎再犯的准备。”朱仲次奄说。

    “对。”卢兴邦子说:“刘和鼎一定不会甘心我们灭了他的威风。”

    “我们一方面要搞好军事训练,另一方面也要培养敢打硬仗的作风。”

    “对,打仗这很重要。”

    “见到敌人就怕还打什么仗?”

    “当然。”

    “现在的人事安排上合适吗?”朱仲次奄试探性地问。

    “有什么不妥?”卢兴邦子又十分认真地问。

    “叫我怎么说呢?”朱仲次奄有点不好明说自己的意见。

    “没什么关系,直说,直说!”

    “一旅长陈五茂高,二旅长包七振国,三旅长还没有呢?”

    “你说说看,谁合适。”

    “小头目。”

    “对。”卢兴邦子说:“我们是要找个三旅长。”

    “这人机灵,作仗勇敢,是个人才。”朱仲次奄补充着。

    “那就小头目吧!”卢兴邦子说:“小头目就委任为三旅长。”

    “我下令了。”

    “行!”

    “本来有不少人都是好头领,都能带好兵。”

    “可就是阵亡了!”

    “对。”朱仲次奄说:“象刘三有潘,刘有四淳,陈子六清等人都是一把好手。”

    “他们都阵亡了吧?”卢兴邦子问。

    “应该是阵亡了,不然这么久还不会来找我们。”

    “会不会躲在什么地方养伤?”

    “不知道。”

    “有没有人见到过他们的尸体?”

    “目前还没有。”朱仲次奄说:“打仗过后没有几个全尸,见了也很难辩认。”

    “嗯,对。”

    “也只能把他们当成阵亡算了。”

    “没办法。”卢兴邦子说:“我以前的老部下就有很多有才华的人,可就是全战死了,没办法,我现在连提他们的名字都觉得伤心。”

    “对,那就别提,越提越伤心。”

    “嘿——!”

    “师长,我们要不要给士兵们做一套象样的衣裳?”

    “要,当然要。”

    “可现在经济困难?”

    “想想办法。”卢兴邦子说:“经过这场白沙大战,士兵们是把衣裳都穿烂了。”

    “那就看看财政有没有这笔钱开消。”朱仲次奄说。

    “好!”卢兴邦子说:“不过,也可以先做再付钱。”

    “这不太好。”朱仲次奄说:“欠债养兵会被人笑。”

    “也是。”

    “我们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就好。”卢兴邦子说这话时对朱仲次奄很相信。

    【内容提要:卢兴邦子带着所剩无几的部下速回南坪重整旗鼓,他一贯为民办事获得民众送‘卢良’ 匾的赞誉,他表彰全体有功人员还祭奠阵亡将士,在会上讲着鼓舞士气的话,散会后就同朱仲次奄讲着提拔和为士兵做衣裳的事。】 ( 游民无产者 http://www.suya.la/65/6522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笔趣阁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suy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