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大移民下的新领土

文 / 小奋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时间来到昭武四年1902年。

    帝国经过两年的发展,彻底消化了战争夺取的土地。

    罗娑斯(澳大利亚)的初步移民工作已经达成。

    帝国两年时间里,向罗娑斯迁移了1200万人口。

    大部分移民来自陕甘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大西北地区。

    因为几千年的耕种,关中这个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地方,已经变成了满地黄沙的黄土高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皇帝在昭武二年底,正式颁布了《帝国自然资源条例》。

    工业化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和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帝国自然资源条例》很好的规范了各种工厂和采矿企业的行事标准。

    而为了改善大西北,和河南等地的人口负担,也为了让这些地方的土地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帝国大移民开始了。

    罗娑斯原有的300万白人,已经被牛牛和帝国全送回了英国本土或英属殖民地。

    只有大约20万人留在了罗娑斯。

    这20万人,帝国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

    而是派遣老师,开始系统性的教导这部分人群。

    就在今年年初,这些人全部熟练掌握了汉语,并充分了解了帝国历史人文。

    但想要加入帝国国籍,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考试和洗脑。

    按牛牛搅屎棍的德性,这些人中一定有牛牛潜伏下来的间谍。

    帝国也对他们防了一手。

    这些白人通过帝国测试之前,不准离开帝国划给他们的居住地,有点像大漂亮划给印第安人的保留地。

    看似没用的他们,却在黑冰司是抢手货。

    黑冰司的间谍业务遍布全球,而和欧洲国家长相相通,还精通他们文化的保留地白人就成了抢手货。

    为了鉴别和深度洗脑,黑冰司的人也加入了教导这20万白人的行列中。

    最终,帝国还是剔除了近2万人,只有18万人加入了帝国国籍。

    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态,只要黑冰司有一点怀疑,马上就会被帝国礼送出境。https:ЪiqikuΠet

    除了这部分白人,罗娑斯洲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帝国定居点。

    考虑到罗娑斯的环境,既能种地又能放牧。

    所以,昭武帝才会有针对性的把帝国大西北的居民迁移过来。

    陕甘地区的帝国百姓,同样是种地和放牧的好手。

    在罗娑斯首辅永宁城(堪培拉),因为全城充斥着你弄啥,额等陕西方言,被帝国戏称为新长安。

    从陕甘农村迁移来的杨老汉一家就生活在北部 ( 中央之国 http://www.suya.la/68/6820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笔趣阁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suy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