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十三章 闯关东 四

文 / 春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网 &lt;a href=&quot;<a href="http://www..com&quot;" target="_blank">http://www..com&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www..com&lt;/a&gt;)[第2章2神奇的铁山]

    第5节第十三章 闯关东 四

    四

    1935年冬季,铁山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部第一军独立一师三团二连敢死队。来/书/书/网 www.laī.cōm在这个时候,他学会了打枪,拼杀、摔手榴弹。参加了很多战斗。袭击日军铁路交通,依托山区开展游击战。铁山打仗勇猛,冲锋陷阵总是在前头。

    有一次,他和排长两个跑在最前面追击敌人,一连打死五六个日军。追着追着,前面的日军看到只有两个人上来了。十几个鬼子又转回头把他两包围起来。铁山红了眼,一人顶住了三四个鬼子的拼杀。排长牺牲了。铁山杀死了两个鬼子,冲出一条血路。这时,后面的部队上来了,铁山得救了。从此,铁山在三团也出了名。入伍半年,他被提拔为班长。来/书/书/网 www.laī.cōm后来又当了排长。

    正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父亲来了信,说是老家母亲病重,需要赶快回家探望。铁山请了假,带着妻子徐翠兰和父亲一起回到文海县老家。这是1937年冬11月。年迈的母亲一个人躺在三间破草房的凉炕上,病弱膏肓,实是悲凉。老人看见儿子带着媳妇回来了,看着分离多年的丈夫站在面前,老母亲的病一下子去了一半。铁山回来没顾得休息,就南奔北跑请医生为娘撮药治病。

    三个月的假期到了,娘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铁山准备返回部队,可是老娘哭闹不休,不让儿子走。一定要把铁山留下来,等她这把老骨头埋了后再回部队。父亲也不同意:“你就别走了。我和你妈都老了,身边没有人照顾怎么行!”徐翠兰是个孝顺媳妇,虽然自己的父母、姊弟都在东北,可是,她还是支持铁山留下来。

    铁山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决定不走了。自己三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在东北。两个老人在家里不能没人管。他一连写了两封信给部队,说明家中的实际情况,要求辞去排长职务,也希望部队批准。

    来年春天,铁山在叔叔、大爷和亲邻的帮助下,自己又建造了四间草房,经过简单的整修,他和妻子搬进去了。就在这年秋天,徐翠兰身怀有孕,转过年来生下了小铁钢。

    铁山回来定居不久,就积极参加村里的贫农协会和民兵的各项工作。他在工作中泼辣肯干,大公无私。特别是敢和村里的地主、富农斗争,敢为贫下中农说话,坚定地站在贫下中农一边。一年以后,他被贫下中农推选为贫协会长。再后来,又当上了村长。

    这期间,铁山的小叔铁英看出侄子铁山是个好料,又比较了解铁山的前前后后,从中为铁山牵针纫线,做了不少工作。

    铁山的父辈弟兄三个。铁榔头是老大,铁英是最小的一个。那个时候虽然老家穷,但是,铁山的爷爷还是挤断腰筋供小叔铁英上学,直念到文海师范学校。在师范学校铁英认识了比他小两级的同学赵全礼。赵全礼在学校时,就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抗日活动。经常和铁英在一起集会,游行,贴标语等。两人建立起深厚的阶级感情。后来,赵全礼参加了革命暴动,担任了文海县县委书记兼胶东区八路军文海县游击队队长;铁英毕业后,留任学校担任国文课教师。后来,虽然各自繁忙,但是,两人还时常在一起,交流各自的观点和对时势的看法。

    铁山回来后,铁英就把铁山介绍给赵全礼。赵全礼认为铁山是个人才。经过培养和考验,赵全礼发展铁山为中共候补党员。后来,赵全礼又把铁山调到游击队担任他的通信员。铁山尽职尽责,干得很卖力。可是,因为铁山没有文化,工作了一段时间,铁山主动要求回村继续干他的老本行。 ( 天鼓 http://www.suya.la/65/6523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笔趣阁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suy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