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七章 人生百态

文 / 春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网 &lt;a href=&quot;<a href="http://www..com&quot;" target="_blank">http://www..com&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www..com&lt;/a&gt;)[第1章1卷 灭绝人性的大扫荡]

    第5节第七章人生百态

    再说那天中午,徐翠兰火急火燎怎么也找不到走失了的公公铁榔头和四岁的儿子小铁钢。来/书/书/网 www.laī.cōm

    那么他们是怎么失散了呢?实际上他们之间相隔并不遥远。是在刚进入潮湿海滩的时候与徐翠兰联系不上了。当时,因为小铁钢要喝水,爷爷停下来,拿着小葫芦一滴一滴慢慢往铁钢嘴里送。喝完了水,小铁钢又要大便。完事后,转身领着铁钢去找徐翠兰。可是,已经找不到徐翠兰他们了。铁榔头呼唤,铁钢也叫。可是,任凭你怎么喊,怎么叫也无济于事。那么大的海滩,那么多的人,一点点声音很快被淹没在杂乱的空间中。找不到妈妈,小铁钢不时的喊叫。喊急了,爷爷安慰道,“好孩子妈妈就来。”“妈妈就来。”走了一阵子,铁钢不走了。爷爷就背着走。你说这海滩又滑又泞,年轻人赤手空拳在上面走,也不好走。还别说一个六十多岁的花甲老人。走了不长一段潮滩,老人就摔了好几跤。

    这时,从旁边走过来一位二十多岁小伙子。小伙子很义气,问了一些情况后,可怜地说:

    “老爷爷,你别着急,我帮你背一背。”

    小铁钢怎么也不用。小青年一看不行,就连拖带拉把铁钢扛在肩上,和老人一起走。走了一段路,青年头上、身上的汗水直往下淌。看来青年人也不会走这泥泞的海路。又走了一会儿,小铁钢饿了,要东西吃。

    小青年说:“哎哟,我可什么好吃的也没有。”爷爷和铁钢停下来了,老人说:“小伙子,你先走吧。俺爷俩休息一会,不着急。”

    小伙子客气地道:“老人家那我就先走了,实在对不起。”说着,青年人头也不回的向前走去。看样子他很着急。

    小伙子刚走几步远。老人和铁钢又招呼青年人:“谢谢你!谢谢你!”青年人转回身,点点头,微笑着继续赶他的路。

    天黑了,老人决定不往前走了。就现在的情况,走进去,缺吃少穿,老小不大的,恐怕也出不来。

    怎么办?孩子饿了,这可难人。来/书/书/网 www.laī.cōm铁榔头心里后悔当初真不应该带着孙子走。

    他看见旁边有一女人过来,便问:“大妹子,孩子饿了,能给点吃的吗?”

    那人没好气地说:“领孩子出来,怎么不带干粮?”

    然后甩出一句:“没有!”这是个中年女人,她手里明明提着一小袋食品,她确说没有。

    又过来一个,老人家用同样的话语问。那人摇摇头搭理不理的走了。

    老人连问了七八个人,虽然没有讨着填肚子的东西,可是,对方的表现大相径庭。有人客气;有人确实没有,生怕误会;有人搭理不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铁榔头还是不舍气。为孙子的饮食继续问。

    前面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身上揽肩背着一个包袱,手里领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铁榔头把二人堵住了。说明了情况后,那女人摇摇头,但不说话。意思是“没有好吃的”。妇女转身要走,被她的姑娘拉住了

    她跑到爷爷跟前:“爷爷,小弟弟饿了。我妈妈身上有烙的麦子面饼。”

    说着,就撕撕巴巴解开了妈妈身上包袱里的饼,掏出一张递给了小铁钢。

    她妈妈红着脸,一声不响地领着女孩走开。没走多远,妈妈就动手打了孩子一巴掌。小姑娘呜呜淘淘哭了。

    夜深了,天凉下来。由于劳累和疲乏,铁榔头的心脏病犯了。他跌在湿乎乎的海滩上。四岁的铁钢伏在爷爷身上喊声爷爷,叫声妈妈,情景可悲可惨。

    铁榔头前些年身子骨挺硬朗。可两年前,自从老伴去世后,他焦心思虑,夜里经常失眠,人也消瘦了许多。加上儿子铁山和儿媳常为革命的事忙活,小铁钢就得由他看护。老人有些力不从心。后来,老人觉得心脏有时跳得厉害,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铁山带他找医生检查,医生说是心脏病,还不大要紧,注意多休息。可是,老人不管这些。依然我行我素。终究是上了年纪的人,不抗折腾,心脏病慢慢有些加重。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脾气倔强。认准了的理,谁说了也不听。所以村里的人称他是“老倔头”。

    老人在湿乎乎的海滩上躺着,说不能说,动不能动。但,心里还清楚,伸出一只手护着小铁钢。

    大概老人也是饿了的原因。从早晨跑出来后,忙忙活活一天多了,也没有吃一口东西。带了一点好吃的都在儿媳徐翠兰那里。

    夜里已是十一点多了。铁榔头在冷凉的海滩上躺了一个多小时。小铁钢在爷爷的身旁贴着爷爷的脸早已睡着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外面有人传来话说:“鬼子退出了海滩,回去了!”

    人们把这个好消息很快传开了,比无线电波传得还快。可是谁也不敢贸然相信。可能是最外面的人先走出了海滩,发现鬼子真的走了,人们才陆续不断地往外撤退。

    铁榔头还是软绵绵地躺在那里。四岁的铁钢醒了,坐在海滩上抹泪。凄凉之情让人心碎。有人过来了,很快走了。有人朦胧间远远看到了,绕了一个弯,走了。就这样,过去了一帮又一帮,没人理会。

    一个学生摸样的青年,约二十上下岁,看起来有些文质彬彬。他过来了。看到老人躺在地上,吃了一惊,它卧下身子,叫了声:“老爷爷,哪里不舒服,快起来!”说着,他要扶老人,怎么也扶不动。

    老人清醒些了。看有人来扶他。他摇摇手。

    青年人站在那里,思索着,谋划着。

    又有一些人走过去了。青年人还是站在那里没动。

    这时从里面走来一个年轻女人。青年人向她摇摇手。

    女人急忙走过来。青年人指着旁边躺着的老人,说了一阵。

    女人摇摇头说:“我没有多大本事。尽一点孝心吧,我还有一包葡萄糖给老人吃了补补身子吧!”说着,把包里的葡萄糖掏出来交给了青年人。

    转身她走了。

    时间已过半夜了。青年人一直在这里守候。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帮助他的人。

    这人五十上下,前额有点秃头,个子不算高,挺结实。身上背着一个帆布包。和他一起有妻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让妻子和三个孩子先走。他说:“你们先走吧。别等我。我留下来,看看老人。”妻子说:“看完了,早点走。这年月兵荒马乱的……”

    等他们走了。青年人问:“你贵姓?”

    “哈哈,不客气,姓李。”

    “李师傅,怎么称呼您?”

    “别客气,就叫大哥吧。”

    青年人从交谈中得知此人是一个中医世家,在当地是一个有名望的中医先生。

    青年人和李中医把老人扶起来。中医把把脉说:“老人是心脏供血不足,造成脑部缺氧失控所致。很危险!”

    “那怎么办?”青年人着急地问。

    中医说:“别急,慢慢来。”他从身上解下帆布包。用手在包里掏出几粒大药丸。

    “吃吃看。这就是我自配的大补人参救心丸。”中医拿出来亮给青年人看。又自信地道:“吃两丸该差不多了。”

    “哎哟,那么有效!”青年人自然自语地道。

    “唉,你可不知道,这种病我救过多少人。比这重的都有,最多不超三丸。”

    中医揭开外面的包装,拿出药丸,发觉没有水。

    “哎——谁有水,请借借光!”青年人大声的呼喊。

    有人马上应答:“我这里有,请过来。”

    青年人跑过去拿回水。

    中医把二粒药丸分两次给老人吃下。

    吃药后半个小时,老人能坐起来,不过身子还是太弱。

    青年人说:“这里有葡萄糖,能不能给老人吃?”

    “哎,这东西好啊。老人正需要补充一下。”

    老人又吃了一些葡萄糖。

    休息一会,在青年人和李中医的搀扶下,铁榔头和小铁钢开始慢慢往回走。走了一段路程,李中医看看老人没有多大的问题,就对青年人说:“你走吧,老人交给我。你们青年人事多呐。”

    青年人问小铁钢,“你家远吗?”

    铁钢指指前面的村子。

    又问李中医远不远,中医说:“我家在这西北面叫赵家庄,离这不过七八里。”

    青年人说:“那劳赐你,我就不陪了!”

    青年人摆摆手,向李中医致意。

    李中医从对方的简短谈话中,得知青年人是北京某大学学生,是一个革命知识分子,这次回来也是有特殊使命的。

    在李中医的扶助下,铁榔头和他的小孙子回到了自己可爱的家。 ( 天鼓 http://www.suya.la/65/65232/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笔趣阁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suy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