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七十一章 割羊草为送礼

文 / 寺角索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网 &lt;a href=&quot;<a href="http://www..com&quot;" target="_blank">http://www..com&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www..com&lt;/a&gt;)[第1章正文]

    第73节第七十一章割羊草为送礼

    西山脚下的水渠终于通水了,公社里组织了些人,敲锣打鼓地庆祝了一番。来/书/书/网 www.laī.cōm看来以后那些靠近这条水渠的旱地就不再愁浇灌的问题了。黑蛋白蛋和一群男孩子趁午休的时候特地去水渠里游了一次,水不大,刚刚没过这些小孩子的腰部,加上水渠只有三米宽,所以游起来还要小心,已免头撞在一旁的石壁上。不过因为南河和东河离学校较远,而北河那里除了两边那高高的护墙让小孩子们下水有很大难度之外,还没有了树木的遮蔽,众目睽睽之下在那里光着屁股嬉戏是会被人笑话的。所以也只能凑合着在这里游了,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上游那个所谓的水库实在是太小了,刚刚放了几天的水,库里的水位就下降得过多,所以只能关了闸门,西山脚下的这条水渠也就成了一条干沟。

    倒也不能说这条水渠没一点用处,因为至少这条干沟可以防止人们随意上山割“羊草”,因为山上的“羊草”属大队所有,有专门的人负责看护,这种有专人看护的山即所谓的“霸坡”,你也可以理解为是被霸占的山坡。

    庙前村虽然也属山区,而且四面看去都是山,但真正属于庙前村的山并没有几座,东面的山要到二十里开外,北面的山也要十里开外了,所以东边和北边的山跟庙前村没有一点关系。往西看去,在那连绵的群山之中,挨庙前村最近的那座山只有半面属于庙前村,山的另一面就属于北岗村了。完全属于庙前村的也就只有那么几座小山,那就是免强可以称作山的小孤山和小孤山东边那座大一点的大孤山,再有就是南边五里开外的一座名为“奶头山”的小山。

    “奶头山”和大孤山因为离村子较远不便于看护,所以山上的“羊草”基本上都被羊啃光了。来/书/书/网 www.laī.cōm小孤山属于一队和五队,每个队拥有半面。除了一队和五队外,其他几个生产队的草料是不够用的,所以这几个生产队每年每年都要收购草料。

    在给玉米施肥的那段日子里,宋玉萍每次看到春生那一身的伤痕就会心疼。所以总想给春生找个好点的差使,可指望着村里和生产队里给安排点轻省的活干是不可能了,那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宋玉萍决定让春生去当兵,至少,去当兵可以吃上白面大米。再就是让春生去当兵这事难度还稍低一点,于是跟铁柱商量。刘铁柱当然是同意的,可是这当兵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呀,春生的身体很好,通过体检一点问题也没有,问题是村里想去当兵的人很多,能通过体检的也不少,让谁去不让谁去,那还是要看关系。最后两人商量的结果是托人找关系,但托人找关系就要送礼,而送礼是要花钱的,所以当务之急是先凑些钱。

    这钱怎么凑呢?光靠借总不是办法,于是刘铁柱就想趁着秋收前的空闲时间去割几天“羊草”,晒干后卖给生产队,按照三块钱一百斤的话,算下来也比下地挣工分强上几倍了。不过干这活实在是太辛苦了,因为村里的山除了“霸坡”外,那“奶头山”和“大孤山”上基本上是没有“羊草”的,所以要想割草就要去很远的地方,到那些虽然不属于庙前村,但也不是“霸坡”并且羊倌们又嫌那里太远,放羊时也懒得去的山上去。

    “人的力气,用了还能长,不用也攒不下来。有力气不用干吗呢?”这是刘铁柱长说的一句话,所以辛苦对刘铁柱来说不算什么。王玉林听铁柱说想去割草,也就动了心思,这天晚上吃过晚饭就过来跟刘铁柱商量,春生听见两人在商量去割草的事,也就凑了过去,跟刘铁柱说也要去,最后三人决定明天一起去西南方向离村子七里外的山上去割草。

    出去割草一去就是一天,是要带干粮的。所以王玉林走后,宋玉萍连夜烙了两张白面饼。第二天一早,刘铁柱就把两人的扁担和绳子提前准备好了,吃过早饭后,宋玉萍把两张白面饼用两块屉布包成两包,分虽递给春生和铁柱。

    春生接过烙饼说:“妈,我一个人吃不了一整张,给春铃和黑蛋他们两个留下半张吧!”

    春铃忙说:“哥,我们不要,家里有不是没吃的,你割草挺累的,中午吃不完就等下午饿了再吃。”

    黑蛋虽然没去山上割过草,但经常看到去山上割草的人,所以知道那活是又辛苦又危险,所以他也不想去分春生的干粮,于是说了声“我也不要。”然后进屋拿了书包就跑了出去。

    最后春生还是坚持把他那张饼横一刀竖一刀切成了四角,给春铃黑蛋两个留下一角,自己带上三角饼跟刘铁柱两人去找了王玉林,然后三人一起走了。

    上山割草的确是很危险的,穿着家做的布鞋踩在羊草的草梗上就跟踩在冰上差不多,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人在陡峭的山上摔倒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再爬起来,直到滚到山下为止。而且这种事时有发生,从山上滚下来的人的结果就是变成一模糊不清的血肉,被人们用布包起来兜回家安葬的。因为亲眼看见过那种惨状,所以宋玉萍从来没让春生上山去割过草。

    王玉林、刘铁柱和春生三人走后,两家人心里不免都有些许不安,都盼望着他们能早点回家,可太阳快要落山了,出去割草的三个人还没回来,冯桂兰就有点着急了,跑过来问宋玉萍:“玉萍啊,你知道他们几个去什么地方割草了吗?都出去一天了,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我昨天晚上听他们说要去青石峪那里割草,按说这个点儿也该回来了呀,这几个人也真是,能割多少就割多少呗,干吗非得死乞白赖的呀,不知道家里人不放心哪?”

    “要不去接他们一下吧!”

    “也不知道他们走哪条道,怎么接呀?再等会儿再说吧!”

    冯桂兰和宋玉萍两人坐在大门外的石头上等到太阳落山后,刘铁柱和王玉林两人才各挑着足有三百来斤的两捆“羊草”回家了。宋玉萍和冯桂兰急忙迎了上去,宋玉萍因为没看见春生,就忙问:“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呀?春生呢?”

    王玉林和刘铁柱两人把挑子放在地上,刘铁柱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说:“咳!别提了,春生用的那条扁担可能是用的时间太长了,也没注意上面早就有了裂缝,往回走了一里多地就给压折了,后来砍了根木棍挑着,那哪行呢?那木棍太粗糙了,春生又怕把衣服磨破了,就光着膀子,走了一里多地就把肩膀磨出血了,我就让他在那里等着,等我回家后再去接他。”

    宋玉萍这才放下心来。

    “噢,那已经下山了就没事了。可你都累成这样了还要跑回去呀?我看还是我去吧!”

    “你做好饭了吗?”

    “没呢,要不让春铃做饭我去接春生吧!”

    “算了,就让春铃去吧,两条扁担,再拿两条绳子,多少帮春生挑一点也就行了。”

    “那也行。”

    宋玉萍刚要回家去叫春铃的时候,文惠匆匆忙忙地从家里走出来对宋玉萍说:“婶子,还是我去吧,我去还能比春铃多挑一些。”

    “你去行吗?”

    “行,怎么会不行呢?”

    冯桂兰也说:“那就让文惠去吧,别看她瘦,怎么也比春铃力气大。”

    不等宋玉萍说话,文惠就从王玉林手里接过扁担,刘铁柱把自己的扁担也抽了出来,把捆草的绳子解了下来递给了文惠,文惠问明白他们走的是哪条路后急匆匆地走了。 ( 庙前村旧事 http://www.suya.la/65/6522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笔趣阁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suy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