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四十八章 卖柿子也有风险

文 / 寺角索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网 &lt;a href=&quot;<a href="http://www..com&quot;" target="_blank">http://www..com&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www..com&lt;/a&gt;)[第1章正文]

    第49节第四十八章卖柿子也有风险

    韩红梅死后的第三天,校长用大队的高音喇叭通知了三年级的同学,让大家回校去上课。来/书/书/网 www.laī.cōm

    因为大队里暂时还没安排新的老师,所以只能由校长为三年级代课。一个星期后,新的民办老师来给三年级上课了,他叫王三儿。王三儿能当上老师是沾了他老婆耿俊英的光。耿俊英是耿金梅的娘家侄女,当初就是耿金梅亲自做媒,把自己的侄女介绍给王三儿的。

    王三儿家有弟兄七个,其中最小的一个叫王梆子。这王梆子比黑蛋大三岁,因为蹲过两次班所以本应该上初中的他还在上四年级,只比黑蛋高了一年级。虽然王梆子比黑蛋和白蛋大了三岁,而且还高了一个年级,可他跟黑蛋和白蛋的关系很好。平时黑蛋和白蛋经常跟着王梆子去他家里玩儿,所以王三当老师对黑蛋和白蛋来说,应该算是件好事。尤其是白蛋,终于可以不用再看韩红梅的脸色了,也不用再听她那些冷言冷语了,所以上学时的心情轻松了许多,课间玩耍的时候也更活跃了。

    进入了腊月,河面上冰越来越厚了,冰面上每天都有成群的小孩子们在滑冰。白蛋跟黑蛋两人也偷偷砍了几根鸡蛋粗细的树枝,又从破木箱上和破旧的椽子上拆够了所需的旧钉子,趁着家里没人时,偷偷做了一个滑冰床。虽然滑冰床做好了,但因为有捡煤碴的任务缠身,每逢周末都要在家人的监督之下拣煤碴,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小伙伴们去滑冰。做好的滑冰床也只能暂且藏在柴棚里,用树叶子埋起来,不知何时才能派上用场。

    这天吃过午饭后,春铃便帮宋玉萍收拾碗筷,刚把洗过的碗筷放好,就听院里有人叫:“二舅。”

    春铃出门一看,是姑姑家的大表哥喜山:“哟!是大表哥呀,快进屋吧!”

    “我二舅在家吗?”

    “在呢,在屋里跟我妈说话呢。来/书/书/网 www.laī.cōm”

    这时宋玉萍和刘铁柱听见说话声也都先后迎了出来。

    刘铁柱站在屋门口问:“喜山,怎么这会儿才来呀?吃饭了吗?”

    “噢,二舅,我吃过了。”

    宋玉萍说:“吃什么呀吃,咱们都刚吃完,他走了十几里的路这会刚到咱家,除非是吃的早饭,瞧你这舅舅当的,还问什么呀,快让喜山进屋,我去擀面条。”

    黑蛋和春生也都迎了出来,打过招呼后。把喜山让进了屋里。

    喜山在炕沿上坐下后,冲外屋喊道:“舅妈,你别忙活了,我真的吃了。”

    “吃什么呀你吃,别骗我了。”

    “是真的,我上午干完活后,到家里吃了几口早上的剩粥才来的。”

    “吃几口剩粥能管什么用?你坐着吧,我给你下点面条吃。”

    “是真的舅妈,你别忙活了,我是来找二舅的,问问二舅什么时候去卖柿子,到时带上我一块去。”

    刘铁柱说:“你先坐着吧,等一会儿吃完了饭再说。”

    春生拿来了旱烟壳子让喜山卷着抽,自己也卷上一根,然后在喜山旁边坐了下来。

    喜山点上烟后,转过头去看了看春铃问:“春铃今年就毕业了吧?”

    “嗯,今年就毕业。”

    “毕业后还上高中吗?”

    “还不知道呢,不知道能不能被推荐上。”

    “今天不上学吗?”

    “上啊,这就该走了。”

    “那你快去吧,别迟到了。”

    黑蛋也过来跟喜山打了声招呼后去找白蛋上学了,屋里剩下刘铁柱父子两个陪喜山说着闲话。

    宋玉萍煮了面条让喜山吃过后,刘铁柱问:“今年你爸爸要让你去卖柿子吗?”

    “嗯,我爸爸说让我跟你出去学着卖,以后他就不出去卖了。”

    刘铁柱点了点头说:“嗯,是该出去煅炼煅炼了,你爸爸一年比一老了,以后就别让他再出去跑了。”

    春生说:“他那样的闲不住,不让出去他也会在家里呆着。”

    “唉,上岁数的人都闲不住,没见你姥爷吗?要是让他呆一会儿,他就浑身不自在。”

    宋玉萍说:“出去卖柿子的话,可得让你妈多给你准备点衣服,现在这天可够冷的。”

    刘铁柱说:“冷到不怕,推着几百斤柿子走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出汗。就是累点,绕小道走的话,也要走一百多里呢。”

    喜山说:“累点也没事,在家里下地时,我推车比我爸爸推得还多呢。”

    宋玉萍问:“干吗非要绕小道走呢?走大道不是好走点吗?”

    刘铁柱说:“好走是好走,可是大道上说不定会有人查,万一被查住把柿子扣了那不就完了吗?”

    “咱不是有自产证吗?”

    “那也不行,要是赶上那些人不高兴,有自产证也没用,照样没收。”

    春生在一旁插话说:“爸爸,要不我也跟你去吧。”

    刘铁柱看了看春生说:“算了吧,你还小点呢,还是过两年再说吧。”

    几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最后刘铁柱跟喜山把出门的日子定了下来。

    都商量好后,喜山起身告辞。

    临出门前,刘铁柱又嘱咐喜山:“让你妈别忘了给你带上棒子糁,路上吃饭要自己做,住店时借人家的锅灶熬粥喝。”

    “知道,我爸爸跟我说过了。”

    “那行,你回去准备一下,先把柿子摆在阴凉处冻好,到时我们就在说好的路口那儿等你。”

    “行,那我就走了二舅。”

    送走喜山后,一家三口人便去出工了。

    到了晚上,刘铁柱去找了王玉林,两人又一起去找了牛金水和王永山,几个人约好两天后一起去卖柿子。

    临出发前的这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刘铁柱和王玉林、牛金水、王永山几个人去大队会计家里开了自产证明。回家后各自把盖在柿子包上面的干草扒开,以便让柿子结冻。到了凌晨的时候,刘铁柱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从炕上爬了起来。穿上衣服下了炕便往外走,门刚一打开,一股寒风便迎面扑来。刘铁柱打了个寒战,走到院里看了看天色,然后走到东墙根下,冲隔壁喊了起来:“玉林哥,玉林哥。”

    喊了几声后,王玉林在隔壁答应着:“哎,哎,起来了,起来了。”

    “时候差不多了,装筐吧。”

    “这就去装,这就去装。”

    叫了王玉林,刘铁柱走到南墙根下,用手往柿子包上摸了摸,柿子已经冻得如同石头一般坚硬了。于是拿来了筐子开始装起来。

    几筐柿子装完后,刘铁柱把宋玉萍喊了起来。两人把柿子筐抬到小推车上,用绳子捆绑好后,又隔着墙问:“玉林哥,用不用我过去帮忙?”

    “不用不用,桂兰也起来了,让她帮我抬一下就行。”

    “那行,装上车抓紧时间吃点东西吧,一会儿等金水和永山来了咱们就动身。”“好嘞、好嘞。”

    刘铁柱回到屋里后,让宋玉萍切了几刀白菜,把晚上剩下的粥炒了一下。刚刚吃完,就听见牛金水、王永山在外面喊。宋玉萍出去开了大门。这时的天色依然很黑,牛金水和王永山进屋后,几个人就商量着要动身。

    宋玉萍问:“现在就走太早了点吧?”

    刘铁柱说:“还是早点好,省得路上有人查。再说都跟喜山商量好了让他在路口等,别让他等时间太长了。”

    “那我去给你装点棒子糁。”

    宋玉萍用一个小布袋装好了棒子糁后对铁柱说:“天儿这么冷,你把那件破羊皮袄也穿上吧,破是破了点,总还能管点用。”

    “你给我放在车上吧,等歇脚的时候再披上,推车走路时不用穿,走一会就热了。”宋玉萍找出破羊皮袄放在推车上后,四个人便顶着寒风推起小车出发了。 ( 庙前村旧事 http://www.suya.la/65/6522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笔趣阁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suy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