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四十一章 追节

文 / 寺角索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网 &lt;a href=&quot;<a href="http://www..com&quot;" target="_blank">http://www..com&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www..com&lt;/a&gt;)[第1章正文]

    第42节第四十一章追节

    到了星期天,宋玉萍把事先蒸好的二十四个大馒头装在篓子里,让春生用小推车推着,春铃和黑蛋跟在后面,兄妹三人一路走着去了十几里外的姑姑家。来/书/书/网 www.laī.cōm

    黑蛋的姑姑家所在的村叫左家沟,在山里面。这里常年缺水,土地更加贫瘠,所以相对于庙前村来说这里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因为春生来姑姑家的次数较多,所以到了左家沟村边时,路边地里干活的人们有些认出了春生,纷纷很客气地打着招呼,并询问着春生爷爷奶奶和父母的身体情况。春生也客气地一一作答。到了姑姑家门前时,姑姑家里没人,春生把推车放在门前,左顾右昐地看了看。这时恰好邻居从家里走出来,认出了春生就主动打招呼:“哟!这不是春生吗?来你姑姑家追节啦?”

    “啊!是叔叔呀,没去出工吗?”

    “没有,今天家里有点事,就没去出工,你姑姑家没人吧?”

    “没有,不知道去干吗了?”

    “那什么,我知道你姑姑在哪儿,等会儿”

    姑姑听到消息后,气喘吁吁地从地里跑了回来。到了家门前,见到侄子和侄女后高兴得不得了,急忙把兄妹三个接进家里。春生兄妹三人在炕沿上坐下后,姑姑抚摸着黑蛋的头说:“黑蛋又长高了好多,春铃的个子也长了点,但长得不太多。”又回头问春生:“怎么就你们哥三个来了,你爸爸妈妈怎么没来呀?”

    不等春生说话,黑蛋就说:“我爸爸说家里事挺多的,还说来的人太多了怕给姑姑添麻烦,要是一家人都来的话,光是吃饭就要让姑姑犯愁了。”

    姑姑收起笑容埋怨起来:“你爸爸可也真是的,你姑姑家就是再穷,这一年你们不也就来一次吗?管一顿饭总能管得起吧,就算没有好吃的,那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还能让你们饿着肚子回家呀?还有你大大他们也是,他们是前两天来的,就他们两口子来了,你哥哥和姐姐们一个也没让跟着来。你爸爸和你大大是不是以为你姑姑这里穷得连饭也吃不上了呀?”

    春铃见姑姑不高兴了,连忙解释说:“姑姑,不是你说的那么回事,这不是正赶上忙的时候吗?又是刨山药又是摘柿子,还要擦山药片,晒山药干儿什么的,实在是抽不开身,要是不忙他们也就都来了,其实他们也都挺想你的,平时老念叨你呢。来/书/书/网 www.laī.cōm”

    “还是我这侄女会说话。”姑姑脸上又有了笑容。

    春生也连忙岔开话题问:“我姑父和表兄他们呢?”

    “你姑父去出工了,我们这里不是缺水吗?摘完柿子后,大队说是要修一条引水渠,他们上山去打石料去了。你两个表兄他们也都去了,你两个表妹一个去割柴一个去跟别人学着织毛衣去了。你爷爷奶奶的身体还好吧?”

    “嗯,他们挺好的。奶奶还让我告诉你,让你放心呢,别念着她们。”

    “你们先坐着,姑姑先去给你们煮点面条吃。”

    “就别做面条了,等中午再吃吧!”

    “那可不行,走了这么远的路,早就饿了,我说话就做好了,你们坐着吧!”姑姑说完忙着和面擀面条去了。

    乡下待客的规矩有所谓的“三道饭”一说,客人到时,先要下面条让客人多少吃一点,到了中午再吃时相对“丰盛”一些的正餐。到客人走时不管能否吃得下也要再吃一点才能走。

    春生哥三个吃过面条后,姑姑忙着去张罗午饭,春铃不顾姑姑的阻拦还是跟着去帮忙了。春生和黑蛋在屋里干坐着觉得没意思了,就从姑姑家走了出来。因为这会儿人们都去出工了,所以街上也是空荡荡的。

    春生对黑蛋说:“走,黑蛋,咱们去后面的山上看看,兴许有石鸡之类的东西呢。”

    哥两个转到屋后往山上走去。

    山对于春生和黑蛋来说并不新奇,因为庙前村周围全是山,只不过自己眼前的山看得太久了,闭着眼睛也能想像出它的样子,所以就会觉得了无生趣。大概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就算是同样的东西也还是会感觉别处的要好看一些。何况庙前村的山离村子都有一段距离,而且山势不如这里险峻。

    哥两个在山上转了一会儿,一无所获。眼看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了,春生和黑蛋才回到了姑姑家里。

    姑父和他们的几个儿女也都回家了。黑蛋的姑姑家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比黑蛋大,所以不是黑蛋的表哥就是黑蛋的表姐。大表哥左喜山比春生大三岁,二表哥左喜水比春生大一岁,表姐左喜梅比春生小一岁,最小的左喜艳比春铃还小一岁。春生和黑蛋跟姑父和表哥表姐们都打过招呼后,姑姑让喜梅喜艳姐俩帮忙把炕桌放在炕上,然后摆上了饭菜。姑姑特意为他们煎了腊肉,煮了淹了很长时间的咸鸡蛋,另外就是炒白菜,凉拌萝卜丝之类的。

    姑父招呼着春生春铃和黑蛋围着炕桌坐下吃饭。春生坐下后,见表哥和表妹们都在院里,就招呼他们也都一起来吃,表哥表妹们都各自找着借口不肯进屋。

    姑父说:“你们几个先吃吧,别管他们了,一会儿再让他们吃。”

    春生坚持要让他们一起吃,说:“他们又不是小孩子,都一起吃吧。”

    最后还是姑姑发了话,让两个表哥进了屋,在炕沿上坐下了。春生还要两个表妹也进来吃。

    姑父对春生说:“桌子小,人多了坐不开,她们两个一会儿再吃也饿不着她们,你别管了,先吃吧,一会儿菜就凉了。”

    乡下人待客规矩多,小孩子是绝不允许跟客人一起吃饭的。另外如果家里准备的“好饭好菜”不够多时,一般家里人只有一个人陪客。其他人则要躲出去,等客人吃完后才能回来再吃,如果不够吃的话就再简单地做点凑合着对付一顿了事。

    春生一边吃饭一边跟两个表哥聊着,喜山问春生去山上干吗了?春生说想看看有没有鸟窝或石鸡之类的,结果转了半天什么也没找着。表哥说跟前这座山上因为经常会有很多人上去,所以没有那些东西,要到远处的山上才会有。两个表哥只顾着跟春生说着话,很少动筷子吃菜。春生哥三个吃完后,喜山和喜水哥两个把炕桌抬到了外屋。两个表妹和姑姑刚刚在外屋坐下来要吃饭时,外面传来一阵吵嚷声,喜山和喜水两人先后跑了出去,时间不长两人回来了。喜山在炕沿上坐下后,春生姑姑问怎么回事,喜山说:“郑家的哥几个找上门去跟柳家打架去了,说是柳家房后那块空院的院墙倒了,石头落在他家院里了。”

    “就为这点事儿还值得找上门去打架呀?”春生姑姑说。

    “两家不是有过结吗?明摆着是欺负人呗。”

    春生问:“他们两家有什么过结呀?”

    喜山说:“你不知道,柳家的成分高,是富农。家里有两个儿子,岁数都老大不小的了,可是因为成分高,也没人给说媒提亲,好不容易前年托人给老大介绍了一个外村的有病的姑娘,两人结婚了。一家人就住在一个院里,要是等老二再结婚姻的时候,房子就不够住了,想批房基地他们家肯定批不下来,好在房后边还有块空院,所以就想等着有了钱把前院的房子也拆了,前后院并在一起平分一下,盖两排房。郑家老大的院子是紧挨着柳家后院的,他嫌自己家的院子小,就想把柳家的后院要过来,说再批一块宅基地给柳家。柳家倒也没说不行,只是说要等郑家把宅基地批下来后再换。这郑家就说柳家在故意难为他们,就这样两家人有过结了,郑家只要能找一点茬就欺负柳家。其实,别看柳家哥两个老实巴交的,可人家那哥两个长得都是五大三粗的,力气很大,特别是那老二,用一只手握住车把就能把小推车平举起来,要论打架,郑家哥三个也不一定能打得过柳家哥两个,可柳家成分高,郑家那个老大又是他们队里的队长,所以柳家也只能被他们欺负。”

    “噢,这么回事呀,那郑家也太不是东西了。”

    “那也没办法呀,就算柳家成分不高也不行,人家郑家人还当着队长呢。”

    很少说话的姑父这时也插话了:“唉,人家柳家人老实着呢,又都挺勤快的,在过去过得挺好的,现在不行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哪!”

    “什么天子呀臣呀的,你那是封建思想,在外面可不能说这种话,小心着点。”

    姑父是个性情温和的人,被喜山说了两句就低下头去抽烟,不再说话了。

    春生兄妹三个要告辞回家时,姑姑拉住春生的手一定要让他们哥几个住一晚上明天再走。春生说明天春铃和黑蛋明天都还要上学,所以必须回家。姑姑也只好做罢。春生把来时装馒头的篓子搬到小推车上,见篓子里剩了四个馒头,就跟姑姑争执着非要把那四个馒头给姑姑留下。姑姑死活不肯,说这是规矩,必须要有“回盒”才行。春生说来的时候他妈妈交待了,一个也不许剩回去。最后好说歹说姑姑还是让春生剩回了两个馒头。

    春生兄妹三人从姑姑家出来后,姑姑一家人把春生哥几个送到出村很远的地方,直到看着春生他们三个拐了弯看不见了才回了家。 ( 庙前村旧事 http://www.suya.la/65/6522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笔趣阁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suy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