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战略家眼光

文 / 月下翠竹心幽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网 &lt;a href=&quot;<a href="http://www..com&quot;" target="_blank">http://www..com&quot;</a> target=&quot;_blank&quot;&gt;www..com&lt;/a&gt;)[第3章第二部《耕耘》]

    第2节第二章 战略家眼光

    两天来,郁锋涛一直在教王青妹熟悉石雕、墓碑。来/书/书/网 www.laī.cōm王青妹也将郁锋涛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郁锋涛教她的东西,她一一的铭记在心头。

    或许是王青妹开始帮着卖货了,彭淑娟歇了口气。第二天吃晚饭当儿,彭淑娟忧虑地对儿子说,听说西街要拓宽,他们的店怎么办?——西街要拓宽啦?”郁锋涛吃了一惊。“嗯——”彭淑娟点下头,说:“一直要拆到这栋房子门前,这栋房子就成了街面。听说在城东还要建设一条六车道的省道大街,下个月就开始动工呢!”

    “不急。”郁锋涛若无其事,说等到县政府正式下“通知”了,再去别处租个店面就行啦。

    本来是想翌日早上就回闹荒,可是听母亲说了西街要拓宽一事,郁锋涛又不急着走啦。

    早饭一落肚,留下母亲和王青妹,郁锋涛自己溜出去。

    哪里也不去,郁锋涛直奔城东。

    几年的磨砺,郁锋涛已经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之人。只要卢水要大搞土木建设,对他郁锋涛来说就是一个大好机遇,因为到时石料、石条肯定是供不应求。到时候,闲置在一边的破碎机又可以派上大用场。

    跑到城东一看,果然田里的水已经被放干,路界碑都立了不少。这么一条大街要是建设好了,那么,过不了几年,这里将变成市中心,再加上四条旧街拓宽,届时的卢水将会是现代化县城的雄姿。——这件事对郁锋涛心底里头震动很大。

    ……不知为什么,想到这儿时候,再看看这条即将要建设的省道大街,郁锋涛忽然有一个奇怪想法:为什么不利用三县交界的地理位置优势,将闹荒建设成一个现代化城镇式文明村庄呢?这样一个村庄要是一旦建设成,那闹荒可就是山沟沟里飞出的凤凰——名声响亮。只要闹荒名声响亮了,那他郁锋涛的石雕可就有奔头啦!然而,这样一个村庄,仅凭他郁锋涛一个人力量行吗?郁锋涛有些愤愤不平,为什么国家的钱全放在城市建设,不能拿出一半建设农村呢?在他脑子里头,农村一发展,农民富裕,就能摆脱愚昧、野蛮、无知、自私,社会会更安定,治安会更好。

    一边漫无目的走着,一边想着事业。

    说穿了,郁锋涛现在想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业,闹荒村前途已与他事业息息相连。虽然眼下村里五十多户最穷人家已经跟他一样摆脱了穷困,但是村里其他人仍然没有富裕。他不是那伙没人性村干部,一天到晚绞尽脑汁要榨干老百姓每一分血汗钱。他富裕了,想的是如何帮助乡亲们脱贫,跟他一样能够脱离艰苦日子。——可以不夸张说一句,郁锋涛的事业就是闹荒村的前途。县政府改造旧城,郁锋涛则在想着如何改造闹荒这个土地贫瘠的穷山沟。

    回到店里,看见母亲指点着货物,一一对王青妹细说。

    见到儿子回来,彭淑娟停下话,问他一大早跑哪去啦?

    傻呼呼的一笑,说是随便溜达了一下,郁锋涛然后叫母亲下午去问问卢兵付、连菊华夫妻两个,看看他们家那房子愿意不愿意卖掉。来/书/书/网 www.laī.cōm

    惊颤一下,彭淑娟担心儿子真要买下那房子,赶紧摇头连声说,没用,没用,没用。那房子阴暗、潮湿,住得都不舒服,他还想买它呀——

    就是。王青妹附和一句,说那房子还不如他们乡下房子一半好呢,简直阴森的怕人。

    仍然笑嘿嘿的,郁锋涛对母亲、王青妹解释说:店面这栋房子一拆,那栋房子就是街面,那时街道是现在的三倍宽敞。到时候,光线肯定要比现在好上千倍,再加上好好收拾一番,那房子还会阴森可怕?其实房子是要靠人收拾,乡下房子有的走进同样是阴森可怕,可有的就不会。

    这倒也是哦。彭淑娟开窍地点头。不过,彭淑娟还是有很大疑虑,听说一旦省道大街建设好了,以后那边就是市中心。现在有钱人一蜂窝似的全抢着买那里的地皮,连卢兵付、连菊华夫妻都劝她好几回,有钱的话赶紧去那里买块店面地皮,那一辈子都不愁没钱。

    ——市中心也许是吧。郁锋涛不以为然,一个战略家的远大目光分析说,这边是旧街,人们的传统习惯总是喜欢往老地方去,以后旧街道全部拆除拓宽,这边肯定是繁华的商业闹区。要知道,卢水是个偏僻山区小县,人口又少,不是大城市。等到省道大街建设好,成为一个闹市,少说要二十年时间。二十年呐,他们早在这边赚够了钱了。赶紧趁卢兵付、连菊华夫妻欲想在省道大街买地皮,又苦于没钱机会,他们或许会愿意把那房子卖了。

    经郁锋涛如此一分析,王青妹第一个赞成锋涛说的有道理,她说要是在城里有房子,又可以作店面,不用花钱去租,那一年下来要省多少钱呐!

    心头一亮,彭淑娟觉得儿子看事情,目光实在是太长远,心中暗暗欣喜,并没有当着王青妹面表现出来。当下,彭淑娟兴奋地说,那她明天就找卢兵付、连菊华夫妻夫妇问问。

    于是,三个人小声的在店铺里悄悄地商量计策,明天如何说服卢兵付、连菊华夫妻把房子卖给他们。

    卢兵付、连菊华夫妻俩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见钱眼开,那可是他们的绝招。所以平时彭淑娟被他们占去不少便宜。好在彭淑娟是个不与人计较妇女,要不然,早不租住他们房子啦。要是价钱出的高,卢兵付、连菊华夫妻十有八九会卖房子,明天就看郁锋涛的好运气了。

    黄雀笼上落百灵——巧上加巧。

    尚未找到机会去找卢兵付、连菊华夫妻,他们夫妻两个午饭后却是找上彭淑娟。这一对夫妻急着想在省道大街上买块店面地皮,却苦于没钱,他们就想向郁锋涛借钱。一听说郁锋涛明天就要回闹荒去,他们急了,郁锋涛这一回去又要半个月呢。

    听完卢兵付、连菊华夫妻的来意,彭淑娟暗暗叫好,一脸春风,笑吟吟地半开玩笑地说:“老卢伯,这事,你要找我儿子。不如这样吧,干脆把你们家这破房子卖给我就是哟。”

    一愣,卢兵付半信半疑看了彭淑娟一遍又遍,眼睛贼溜溜一转,才说道:“你真想要买我家房子呀?别看它现在破了点,等宫真那房子一拆呀,我家这房子就是街面,可值钱哟——”

    当今的彭淑娟已经不是那个穷得厚脸皮,硬头皮时不时回娘家向哥哥们借钱的村妇,虽然一张脸仍然是笑咪咪的,但是彭淑娟毫不客气地将卢兵付一军:“老卢伯,等到城东那条省道大街一旦建设好,你家这房子即使是店面,照样不值钱哩!”瞧见卢兵付一时瞠目结舌,彭淑娟脑子灵,嘴也快,照旧是笑咪咪地:“老卢伯、阿姆,你们坐一下,我去叫我儿子回来,你们跟他慢慢谈。”

    擦擦手,彭淑娟出去了。

    不到五分钟,只见郁锋涛一个人赶回来。

    一见面,郁锋涛笑哈哈地说:“老卢伯,阿姆,你们要借钱的事,我阿妈刚才跟我说了。钱,我现在是有点。这样吧,等我买了城东那条大街一个店面地皮后,如果还有钱剩下再借给你们好吗?现在就把钱借你们,我担心到时候买地皮的钱就不够了。”

    “你——也要买那边的地皮?”卢兵付大吃一惊,“可你阿妈起先还叫我们把这房子卖给你呢。”

    “你要是愿把房子卖给我啊,那我就不必去买地皮啦。”嘴上这样说,其实郁锋涛心底里头却是讥笑卢兵付,穷得家里没半分钱的储蓄,硬要打肿脸充胖子,借钱买地皮。我——锋涛的钱不是拉屎捡到,是辛辛苦苦挣到,这钱是要拿去办大事,能借给你们,简直天真的可爱。

    狐疑地看着郁锋涛,卢兵付刺探郁锋涛:“我家房子有这么好,这么值钱吗,锋涛?”

    依然是笑哈哈的,郁锋涛说:“老卢伯,不是您家房子好,值钱。一旦那条大街建设好了,就成了市中心哟,这边旧街道就不热闹啦,您说是不是?”

    赞同地点点头,可卢兵付心头还是一团狐疑:“你都知道这一点了,为什么还要买我家房子?”

    思索了半杯茶工夫,郁锋涛一语中的:“老卢伯,那条大街两边店面房子全盖好,少说也要三、四年吧?而宫真叔那房子马上就要拆,房子一拆,我又要去重新租店面呀,又搬店呀,多麻烦。要是您愿意把房子卖给我,那我就省了许多麻烦。当然,那边地皮,我还是照样要买,今后那边就是闹市了,生意要比这边好。”

    郁锋涛这么一说,卢兵付信了,看来,郁锋涛这小鬼挺有钱。要是他的店租到别的地方去,还会租他家这破房子吗?不租他家房子,凭什么把钱借给他?俗话说,过了这一村,就没了这一店。权衡利弊,卢兵付觉得把这破房子卖了,到那边去新卖块地皮划算,但是他欲想卖个高价,试探道:“我家这房子一旦变成店面,价格可就高了。”

    “哈哈哈哈”郁锋涛大笑开:“老卢伯,您这可就说错啦。您想想看,我们卢水是个山区小县,人口就是那么一点点,要是那么一条大街一旦建起,光店面就有上千个,又是市中心,您说,今后还有多少人租这边店面?到时候啦,这边店面肯定要跌一半价,甚至还难租得出去。”

    被郁锋涛说的是如此不值钱,卢兵付很不服气:“但是总比现在做不了店面值钱吧?”

    说来说去,还就是想高价出售吗?郁锋涛一眼看穿卢兵付肚子里那几根花花肠子,但是他不会任凭卢兵付宰,于是实话说道:“那是肯定。但绝对不会是比宫真叔家那房子价更高,人家那是政府要拓宽街道,出的高价,你说是吧,老卢伯?”

    观察一个卢兵付神情,见他低头不语,郁锋涛安慰他们夫妻:“我们家在您家房子租住了这么几年,晓得你们一家人都是好人,我不会叫您吃亏。这样吧,老卢伯,您要是真有心把房子卖给我,就按宫真叔房子价,反正你们两家房子差不多大,我再送你一套四万块钱的墓碑,您上回不是叫我帮你打套墓碑吗,怎样,老卢伯?”

    腊月里的萝卜——心动了,但是卢兵付又想能抬高价钱,不想叫郁锋涛瞧出他的心思,因此借口说跟孩子们商量商量,故意拖延。

    君子风度,郁锋涛外甥举灯笼——照旧,笑嘿嘿地说:“好吧。不过,我已经叫我同学帮我打听店面了,而且我明天就要回闹荒,下次可能要等一个月后再来。所以,老卢伯,您最好能在明天把事情定下,我再等一天。”

    上一回,卢兵付想叫郁锋涛给他打套墓碑,墓碑的钱呢,从房租里扣下,这种只对他自己有利的好事,郁锋涛一眼看穿,根本没有答应。按最差的墓碑,郁锋涛现在打一套也要两万块钱以上,卢兵付那一个月几十块钱房租,还不够塞牙缝,那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将墓碑的钱还清呐。

    夜里,左思右想,卢兵付、连菊华夫妻俩觉得还是把祖传的破房子卖给郁锋涛划算。卖了钱,他们不但能在城东那条大街上买块店面地基,而且剩下的钱还能盖个两层的楼房,又不花钱得到一套四万块钱墓碑。

    一夜之后,翌日卢兵付与郁锋涛商定了卖房事宜,因为是老房子并没有《土地证》、《房产证》,只得写下地契、房契,双方按下手印。郁锋涛担心卢兵付夫妻变卦,马上拿去公证,并且按估算的价钱,先付了八成房款给卢兵付,待卢宫真那栋房子确切定价了,不够的再补给卢兵付,一套墓碑同样暂不交付,等房款清了,再给墓碑,这是郁锋涛留的一手。

    见钱眼开之人,只见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往往会因小失大。殊不知,十年之后,南街成了卢水的黄金地段,地价涨了上千倍。这是后话。

    事情超乎意料顺利,喜得彭淑娟、郁锋涛这一对母子合不扰嘴,王青妹同样是为他们感到高兴。一个月后,卢兵付一家人一搬走,这房子就是真正意义上是他们家的了,到时再不必走路脚步都不敢重点,连说话都不敢大声。

    欣喜之际,郁锋涛尤其雄心壮志,抓住卢水旧城改造、扩建大好时机,好好的大干一场。 ( 脊梁撑起贫瘠山野 http://www.suya.la/65/65211/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笔趣阁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suya.la